浪潮之影响: 伊丽莎白.布里尔的外来物质性
氹仔城区文化协会荣幸邀请伊丽莎白·布里尔担任2025年度展览项目之国际艺术家。她在建筑与文化遗产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配合本会融合当代艺术、建筑和设计的风格。在本会的支持下,她的纸质装置作品「浪潮之影响」于2025年完成,并与她早期系列作品「印象:巴黎和香港的地下世界」的精选作品共同展出。这是于大湾区的一个项目,在广州的一个纸艺中心制作,并于氹仔旧城区展出。 「浪潮之影响」将展现由回收物料制成的艺术装置,化身为一幅波浪形的澳葡蓝白色瓷砖墙。
艺术家序言
如何透过意象来定义一个变迁中的地方?在推动艺术复兴的思想传递背后,潜藏着哪些文化潮流?
《浪潮之影响》源自于伴随着我长时间工作的澳葡风工作室桌子,这张桌子镶嵌着手绘中国青花瓷,专供出口市场,由美国人带到香港。我追溯了瓷器上复杂的图案,回忆起澳门公共空间中的葡萄牙蓝白瓷砖,以及这种艺术形式如何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联系在一起。这些蓝色代表着帝国的艺术,正如纸张和牛仔布一样,透过贸易、权力与冲突,跨越大陆和多个世纪,被社会各阶层的人士融入生活。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中国帝国、地中海哈里发国和伊比利亚联盟国之间的文化交流,这种文化交流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催化了纸张和青花瓷艺术的发展。
在澳门,我仔细研究了各种各样的瓷砖:从市政建筑上附着葡萄牙图案的瓷砖,到描绘南海历史主题的二十世纪阿祖莱霍瓷砖(azulejos),以及近年直接在灰泥墙上绘制的错视画。我尝试将阿祖莱霍瓷砖(azulejos)转化为牛仔布纸,这种牛仔布纸由全球「美国制服」牛仔裤(如今全球数十亿人都在生产和穿着)制成。同时,我仔细研究了瓷砖上独特的笔触,以了解画家们所做的决定。虽然钴蓝画作与水彩画相似,但它们的釉料通常像白垩一样,难以处理,而且很明显,画家们在瓷砖上重现素描和其他艺术形式时,设计了一些变通方法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创造这些作品的工匠之手和创作理念,我前往葡萄牙和中国,体验直接用画笔绘画和印刷釉料的感觉——触感、气味和声音,金属釉料的严苛要求,以及1300摄氏度高温烧制的潜在破坏性。
最终,这个源于对帝国物质性的迷恋,成为了一条追溯从西方到亚洲再返回的个人旅程的道路——用来自广东的雕花木箱压花纸来承载海外的生活,用植物作为修辞手段来描述移民是入侵物种,将一个大陆上的建筑细节转移到另一个大陆上。
愿变革持续进行。
特别鸣谢:策展人João o , 即兴项目有限公司;支持单位 — 氹仔城区文化协会;《Azulejos em Macau》作者Carol Kwok、Alexandre Pais 和 Andre Lui;景德镇陶艺工作室、Estudio Lazuli Sintra, Gazete Azulejos Porto 及 Ceramicas Vicente Lisbon 分享钴砖画作和瓷器/石器烧制的实用专业知识; Triton and Shell Athens 提供的1.5吨荷兰打浆机将牛仔布转化为纸张。
– 伊丽莎白. 布里尔
关于伊丽莎白. 布里尔
伊丽莎白·布里尔是一位画家兼版画家,她主要以纸张进行创作,以此回应她所居住的地方— 她直接从建筑上打印,用亚麻和棉纺织品造纸,并创作大型模组化纸质装置。她的作品始于充满意义的材料——被台风摧毁的纸张、军装纸张、骨头和铅制成的颜料。她出生于加州, 在明尼阿波利斯长大(明尼苏达大学绘画艺术学士学位),在2003年离开美国之前曾在纽 约和波士顿生活。她在亚洲生活了二十年,并于2024年凭借Passport Talent艺术文化签证移居巴黎。她的作品曾在欧洲、亚洲和澳洲展出,并每年都会回到亚洲创作。
更多有关伊丽莎白·布里尔的资讯, 请浏览: www.ebriel.com
主办单位

资助单位
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
文化发展基金
艺术顾问

创意伙伴

-
营业时间
12 pm – 8 pm
-
位置
氹仔旧城区艺术空间, 木铎街35-AA 及买卖街123-AA电话
+853 2857 6212
我们最新的优惠